能够将合适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,是理财产品风险评级机制存在的意义。渣打银行集中度检查的签字确认也是为了进一步提示风险而存在,而不知来源的5244万的出现,让这一强化环节形同虚设。
“银行一而再再而三的伪造数据,伪造录像已经完全超出了我对底线的认知。”近日,新浪金融曝光台收到了岳女士对于渣打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的投诉。
2018年10月,岳女士在渣打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客户经理刘某的推荐下,购买了该行的一款名为“贝莱德全球基金-环球股票收益进升基金”(以下简称“贝莱德基金”)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,该产品为净值型产品,岳女士总计购买了138.5万元。
买入之后,这款产品的净值却一路向下,这令她十分焦虑。岳女士称,看着产品净值一直下跌,她多次致电客户经理刘某进行咨询。最终,在2018年12月末,依照银行推荐的“交易纪律”,岳女士赎回了产品,最终亏损约18万元。
短期内的巨额亏损让岳女士不能承受,她再次翻看当初的产品说明书和协议,却发现了问题。
未签字的“建议书”
岳女士发现在她购买贝莱德基金的“建议书”上,自己用于进行集中度检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5244万,并且建议书上只有银行客户经理刘某的签字,并没有岳女士本人的签名。
金融曝光台了解到,客户在购买渣打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,需要有一份“建议书”,代表着客户经理在了解了向客户的个人需求和风险偏好后,推荐了相应的产品。
同时,渣打银行要进行集中度检查,也就是客户购买这一款产品的金额占个人总流动资产的比例,如果比例超过银行的预设限制范围,需要客户签字确认。
例如老王有50万流动资金,买了40万块钱的产品,那么集中度就是40/50=80%。假设该款产品的集中度预设限制范围为50%,那么老王就需要在这张“建议书”上签字,确认自己的购买意愿。
这支贝莱德基金有人民币款和美元款,岳女士分别购买了105万人民币和5.12万美元,等值人民币138.58万元。按照建议书上的流动资产5244万,计算后人民币款的集中度为2%,低于渣打银行设置的预设限制范围(50%),岳女士不需要再签字确认。
然而岳女士称,之前自己进行风险评估测试的时候,流动资金填写的是150万,以这个金额计算,产品集中度就会高达92%,远超渣打银行设置的预设限制范围。
“从天而降”的五千万
岳女士就该问题询问了渣打银行,银行却回复称岳女士从购买上一笔理财产品的时候,流动资产就已经是五千多万了,并且已经签字确认。
这一下岳女士蒙了:“我有多少钱我不知道么,需要你银行拿出一份文件来告诉我说我该有五千万么?”。
原来在2018年6月28日,岳女士在渣打银行购买了一款为期97天的保本理财。在当时的建议书上,她的流动资产被填写为5032万。
岳女士称,这张建议书夹在一堆业务办理文件中。“他(客户经理刘某)拿出一堆协议,因为那款产品是保本的,我没有警惕心,签这一页的时候也没有明确提示我有变动。”
从这以后,岳女士的流动资金总额在渣打银行系统里就变成了五千万级别。
在10月购买贝莱德基金时,“业务员拿着建议书,问了我两个问题,就是推荐产品有没有超过风险等级,有没有需要变现的产品,我都回答没有。但是我看到上面有提示签字的位置,我就问他是不是要签字,他说不用签字,就把那个文件拿走了。”
岳女士的产品集中度检查就这样通过了。
发现了这一细节的岳女士十分气愤,她多次致电渣打银行要求解释,并要求查看当天的监控录像。岳女士称,渣打银行拖着不让她看监控,并且之后该行负责解决投诉的张某在与她通话时表示“都是成年人了,签字就要承认”。岳女士说,当时听到这句话“都要气炸了”。
岳女士称,还有一位工作人员李某曾回复她说:“这有可能是你们(岳女士和客户经理刘某)私下谈好的,也有可能是我们员工输入系统的参数出现错误,误操作的。因为我没看到真实情况,所以我不能给您答复。”
“监控视频是被编辑过的”
2019年2月18日,在岳女士投诉2个多月之后,渣打银行终于向岳女士提供了监控视频。
“但我看到的却是被编辑伪造过的视频!”
岳女士说:“第一遍看到视频的时候我都傻了,我说怎么会这样呢?我真的眼瞎到这种程度,人家跟我说的清清楚楚的了,我就看不见,我是失忆了么?”
“后来我看了3遍,视频都在同一地方有卡顿,而且最后这个卡顿在我第3次看视频的时候就被修复了。我更加确定这个视频是假的了。”岳女士告诉金融曝光台说:“我能判断这个视频是假的,因为我是当事人”,“他们抠了我一些动作、语言,重新糅合在一起,包括客户经理刘某的一些话都是重新录过的”。
岳女士称,当时购买贝莱德基金的房间,有两个监控视频。如果有人能同步一起看,就一定能看出问题。
“渣打曾修改过我的风险评级”
在向金融曝光台投诉时,岳女士提供了大量与渣打银行客户经理刘某、工作人员张某、李某的通话录音。在通话中可以听出,在产品净值大幅下跌之后,岳女士十分焦虑、慌乱,甚至有些情绪失控。